找到相关内容59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鼎湖山荣睿大师碑亭缅怀

    ;屡遘蝇藩,再踬咬窟,中道舍身,遐方委骨;形谢精存,山川吐馥,智矩东流,命终不;功施两邦,永灿朝旭;勉我后人,追彼前躅。”  千余年来,中日两国人民把鉴真和尚和荣睿大师这两位大师看成是中日友好的象征...

    陈国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44864251.html
  • 《醒迷歌》的思想主旨

    《醒迷歌》的思想主旨 常静  《醒迷歌》是佛教界流传久远的一首诗。这首诗因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而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 《醒迷歌》的思想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自甘淡泊,随俗远非。 《醒迷歌》开篇云:  醒迷人,甘淡泊,  茅屋布衣多快活;  布衣不破胜绮罗,  茅屋不漏如瓦房。  不求荣,不近,  平心静气随时俗;  了却人间闲是非,  逢场作戏相欢逐。  这几句诗歌告诉我们,人活在世上...

    常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25769703.html
  • 石揆禅师之“痴绝”

    现在,侍者被打,为莫过于此,老衲还有什么脸面当这个方丈!儒家之改过,就是佛家之忏悔,我将赴释梵天王处忏悔百年,才能得道。”   说完,他让诸弟子速持他的禅杖一枝,白玉盂钵一个,紫衣袈裟一袭,往迎谛晖...

    甸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3876996.html
  • 净空法师谈忍辱

    烧光,岂不太可惜了吗?一个人受污辱最易生嗔恨心,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嗔恨是修行人的大忌讳,有了它这一生就不能成就,因为嗔恨心与菩提心不相应。菩提含有觉、平等、慈悲义。嗔恨之生,由于事之不由己意,...

    净空法师

    |忍辱|嗔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2324085916.html
  • 修行忍辱是为佛子行

    中也好,都再再的提到了忍辱的功德。因为一切功德由忍辱而得以出生;如果不忍的话,那我们的烦恼就会十分的粗重。就像无著菩萨所说的,忍辱能降伏嗔恨心。如果产生嗔恨心的话,忍辱就能把它破坏掉。而且,寂天菩萨...

    年龙上师父母讲授

    忍辱|功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9420687079.html
  • 善解忍辱的功德

    一般人通常都在这个层次之中。所谓‘勉强忍辱’,就是说,在普通的情况下,并不忍。若有受人侮辱的情形,即使是极小的事情,也会引起反感的破口相骂,甚至于动手记恨。只有在特种情况下才忍辱,譬如,在上司面前,...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9431088081.html
  • 泰山:禁止舍身碑

    痴心。犹恐终迷不悟,越墙舍身,现雇更夫司正恒等巡查外,令再晓谕。为此示谕进香人等知悉:与其毁身以亲,何如保身以养亲?与其身死而求仙,何如身存而积善?况数千里□□□求福泽,何苦抛田园、弃家室,长作异地...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75189712.html
  • 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像疏广对疏受所说的“知足不,知止不殆”。他也考虑贫富...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75392793.html
  • 西风禅寺的弯弯竹

    之心,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菩萨行。   忍辱,从出世间法来说,是了生死、出轮回的持修法门。因为四大皆空,使你受辱的事与人都是空的,你感到受了的身与心也是空的,如此观照自己,就不值得生气、发怒。从...

    余世磊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396056.html
  • 无法可忍是名忍辱 我的逆增上缘

    把侮(忍)○○当作真实的了,所以其实在这个同时已经和侮(忍)○○、仇恨相应了”——这是初期依识“有法可忍”的阶段。(“依识染,堕恶性轮回”:人们渐渐依识执佛法(解脱法for快乐)为○○,佛法(解脱法for快乐)就已经不是○○,效果当然也只有○○。于是,真正的佛法(解脱法for快乐)也渐渐地在此人的内心失传了.....因“轻谤”故,恶性循环直到法灭。   后来我发现:执着忍辱(有)或是不忍(...

    佚名

    |忍辱|嗔恨|降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7/2213243223.html